top of page
主頁視覺.png
websitelogo.png
圓融有限公司_印譜.png

因擁有特殊的歷史地位及文化背景,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是嶺南文化的集中地,也是弘揚華南文化的重地。自清代以來,香港與世界各地文化互相交集,衍生出豐富而嶄新的視覺文化。同時因著歷史和地理原因,香港成為華南地區國內外資本中心,資金支持各種商業藝術發展,建築、招牌、廣告、裝潢等應用藝術如雨後春筍,傳統藝術因此與市民大眾更加貼近。 近年,隨著社會的發展,一些記載著嶺南藝術文化的香港古建築被一一拆卸,不僅是保存著民國建築工藝和特色的唐樓,裝飾範疇的招牌、壁畫或磚雕等亦因建築條例的更替而落下帷幕。幸甚,一群有志的文化人和教育家,努力保育文物,亦集料成書,讓年輕一代慢慢對50到80年代的香港視覺文化產生興趣。

墨跡|構築香港的書法家

區建公_簽名.png

AU
KIN-KUNG

區建公_對聯.png
區建公_肖像.png
區建公_對聯.png

區建公(1887–1971),香港上世紀中葉著名書法家及中醫師,曾設「建公書法專科學院」(又名區建公書法學院)及「國醫區建公庽」於皇后大道中213號唐2樓全層。區先生原名建邦、字維屏、號建公,光緒十三年七月初五日(1887年8月23日)生於新會縣潮連鄉之富岡村。 區建邦十八歲時於新會縣立師範學堂畢業後,受聘於順德縣立小學堂(1913辛亥革命後,教育新宣布舊學制方將「學堂」更名為「學校」)。三年後,正值民國元年(1912年),區建邦憑著一顆辦學心,於澳門創立「澳門德華兩等小學校」(坊間稱為「德華學校」)1927年,鑰智學校(現香港彌敦道及山東街交界處)聘請區建邦來港執教,區來港後亦於同年在上環文咸東街辦「建邦學校」。 1936年,區建公成為嶺南第一位在台灣辦展覽的書法家,回港後,區建公選址在上環建公學校附近,皇后大道中213號唐二樓設立「建公書法專科學校」,以系統化的方式授予學生書法之竅門,是為香港第一間書法專科學院。區老師號稱「招牌王」,為老香港所津津樂道,全因區老師將魏體(又稱北碑、北魏、魏楷)融入商業招牌,30–70年代風行香港,據說區建公是第一個將北魏楷書帶融入商業招牌的書法家。此前,招牌主流本上都選用傳統榜書或楷書,區建公可謂香港招牌書法風格的奠基者。

謝𤋮_簽名.png

HSIEH HSI

謝𤋮_對聯.png
謝𤋮_對聯.png
謝𤋮_肖像.png
卓少衡_肖像.png
卓少衡_對聯.png
卓少衡_對聯.png
卓少衡_簽名.png

CHEUK
SHUI-HANG

卓少衡(1923–2005),香港上世紀中後期著名書法家,為南海縣商家卓氏之後,是家中唯一男丁。卓父從小就為兒子打點學習,安排家庭教師到家中授課;唯卓老師天資聰穎,不喜管束,十四歲就離鄉別井,希望闖一番事業。卓氏憑著其過人學問,透過親戚官宦人家找到了一份政府文書職務,一做便是四年。1942年,卓老師隻身從廣東來港,從事印刷相關工作,因而接觸了很多廣告業和美術界的朋友。正因如此,卓老師開展了他前半生商業字的事業。 卓少衡老師熱衷藝術交流,是文人雅集的常客,在趙少昂、呂壽琨等老師創立的香港中國美術會,卓氏是「永遠名譽會長」之一;名家羅叔重、陳仲文,劉秉衡等均是座上客。琴棋書畫,乃文人之四藝,除了書畫,卓老師的書法也見於不少唱片封套。「卓體」常見於黑膠、卡式帶及CD封套之上,字體的風格與封套的設計搭配,是很多粵劇名曲的最佳選擇。 2002年,粉嶺雲泉仙館兩期工程竣工,仙館正式落成,形成一個道教古式建築群。其中,館內的《太上老君道德經碑》及《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碑》是卓氏全以楷體寫成尺寸最大,字數最多的碑記。仙館建成時,卓老師更被委以抬祖師爺之重任。卓氏晚年多留仙館書齋進行書法創作,及後在雲泉仙館正式入道,道號「靈蔭」。後來西樵山雲泉仙館重建,館內亦存有卓氏之書畫作品。

黎一鳴_簽名.png

LAI
YAT-MING

黎一鳴_對聯.png
黎一鳴_肖像.png
黎一鳴_對聯.png

《墨跡》時間軸

區建公_圖片.png
謝𤋮_圖片.png
黎一鳴_圖片.png
卓少衡_圖片.png
卓少衡_圖片.png
卓少衡_圖片.png
區建公_圖片.png
區建公_圖片.png
謝𤋮_圖片.png
謝𤋮_圖片.png

墨跡 ◎ 構築香港的書法家 書法回顧聯展

《墨跡》頻道

書法課程

𨌺墨回眸.png

每期2課 ◎ 每課1.5小時 ◎ HKD 450 每課

以《千字文》、《大觀聖作碑》等早期風格為範例,教授瘦金體入門技法,培養學生對毛筆的使用習慣,以點畫為主,結字為輔,幫助學員理解瘦金體的風格特點,逐步掌握筆性,為日後的書法學習打好基礎。

𨌺墨回眸.png

8課 ◎ 每課1.5小時 ◎ HKD 550 每課

以《等慈寺碑》中楷為主,《鄭母陳夫人家傳》為輔,從唐楷至趙之謙,趙之謙到區建公,進一步循風格發展脈絡教授用筆,結合不同時期的碑帖進行比較及練習。報讀此課程,可獲《區建公節臨等慈寺碑》字帖乙份。

𨌺墨回眸.png

8課 ◎ 每課1.5小時 ◎ HKD 550 每課

以《穠芳詩》、《神霄玉清萬壽宮詔碑》等為範例,進一步循風格發展脈絡教授用筆,結合不同時期的碑帖進行比較及練習,深入講解更多結字技巧及風格內涵。報讀此課程,可獲老師訂製瘦金體中楷專用毛筆乙支。

𨌺墨回眸.png

每課2小時 ◎ HKD 800 每課

教授北魏楷書招牌大字(榜書)及創作,通過觀摩名家真跡,進而探索北魏楷書與其他書風之配合,以及商業應用之技法。報讀此課程,可獲《區建公書法碑刻》字帖乙份。

𨌺墨回眸.png

每課2小時 ◎ HKD 800 每課

教授瘦金體大字及創作技法,探討瘦金體書風與其他風格的銜接與發展的可能性,逐步帶領學生自運創作。報讀此課程,可獲老師訂製瘦金體大字專用毛筆乙支。 

𨌺墨回眸.png

◎ 修畢高班同學可報讀

自組或個別授課另議。

以上課程由黃宣游老師教授,參考已故書法家區建公之教學法而設計,系統化教授北魏楷書的結字及用筆。預購版讀者憑《香江墨跡》藏書票,首次報讀可獲九折優惠。
 

𨌺墨回眸.png

◎ 修畢高班同學可報讀

每班6-8人,自組或個別授課另議。

以上課程由莫羲世老師教授。預購版讀者憑《香江墨跡》藏書票,首次報讀可獲九折優惠。

教育刊物

墨跡 – 構築香港的書法家

Ink & the City: Applied Calligraphy of Hong Kong

語言

作者

策劃

發起人及作者

書籍設計
版次

中文

黃宣游

黃宣游

黃雋溢|徐傲兒

2023年12月初版

墨跡:構築香港的書法家

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於一九九二年十二月《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條例》(第425章)頒布後成立,宗旨是使市民有機會攜手促進保存及保護香港的文物。

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

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 .png

墨跡:構築香港的書法家」研究計畫

「墨跡:構築香港的書法家」研究計畫.png
  • 墨跡_EMAIL
  • 墨跡_YOUTUBE
  • 墨跡_INSTAGRAM
  • 墨跡_FACEBOOK
bottom of page